“2023新春庆典”活动在马来亚大学举行******
中新网吉隆坡1月19日电 (陈悦 魏源)“2023新春庆典”活动17日在马来亚大学校内举行。活动由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与马来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GEM)联合举办,吸引各界嘉宾和马大师生500余人参加。
欧阳玉靖(左)和哈姆迪(右)在品茶 魏源 摄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和马来亚大学校长哈姆迪教授参与当日活动,他们共同欣赏了二十四节令鼓、川剧变脸、功夫、民乐演奏等中马精彩艺术表演。欧阳玉靖还慰问了中国在马留学生及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和志愿者。
当日活动现场还设有中华文化体验区。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赏字、品茗、下笔挥春,还可以和孔子学院老师学习剪纸、学做中国结、创意灯笼。在春节文化百科角,人们通过图文进一步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并写下新年美好祝福贴于心愿墙。中国传统服饰体验角吸引了众多传统服饰爱好者试穿汉服、拍照留念。最吸引现场来宾的还要数美食角,大家对地道的水饺、点心等中国美食赞不绝口。
马大老师体验剪纸 魏源 摄欧阳玉靖在当日活动致辞表示,过去一年,中马两国携手克服疫情影响,经贸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人民友好进一步升华。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边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希望马大师生乘此东风,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同中国加强交流。欢迎马来西亚各界朋友通过孔子学院这扇中国之窗,感知中马多元文化,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多到中国去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魅力。
哈姆迪教授表示,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是马中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为马来西亚各地超过5万名学生教授中文,并凭借优异的表现于2019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本次活动是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新春庆典。希望孔子学院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马中双方在学生交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完)
甘肃安定:冬日马铃薯原原种收获忙******url:https://m.gmw.cn/2022-12/21/content_1303230687.htm,id:1303230687 12月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将马铃薯原原种装袋。 寒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工人们忙着筛拣、装袋、储存。该产业园马铃薯原原种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从移栽马铃薯苗到收获原原种,一般需要100天左右。 近年来,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定西市着力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12月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在收获无土栽培的马铃薯原原种。 寒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工人们忙着筛拣、装袋、储存。该产业园马铃薯原原种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从移栽马铃薯苗到收获原原种,一般需要100天左右。 近年来,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定西市着力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12月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在收获无土栽培的马铃薯原原种。 寒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工人们忙着筛拣、装袋、储存。该产业园马铃薯原原种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从移栽马铃薯苗到收获原原种,一般需要100天左右。 近年来,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定西市着力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12月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在筛选马铃薯原原种。 寒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工人们忙着筛拣、装袋、储存。该产业园马铃薯原原种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从移栽马铃薯苗到收获原原种,一般需要100天左右。 近年来,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定西市着力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12月20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在筛选马铃薯原原种。 寒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工人们忙着筛拣、装袋、储存。该产业园马铃薯原原种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从移栽马铃薯苗到收获原原种,一般需要100天左右。 近年来,有“中国薯都”之称的定西市着力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